【研讨会】鼎和高达成功举办商业航天闭门研讨会

Date:2022-04-06

  4月2日下午我们成功举办了商业航天研讨会,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5位重量级嘉宾: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和CEO 姚颂、耕宇牧星创始人和CEO李冠群、纳飞科技创始人和CEO蔡建、宇航推进副总裁邓智勇以及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徐浩,分别从火箭整体、卫星整体、卫星产业链、火箭产业链及航天的商业价值应用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对中国商业航天的真知灼见。

  高达持续跟踪和挖掘商业航天领域投资机会,三年前政策开放驱动行业启动、国际竞争刺激国家保频占轨迫切需求、民营力量推动行业新变革、下游应用促进商业闭环形成等四方面因素促使我们开始密切关注商业航天,追踪过的企业覆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星座运营及数据服务等全产业链赛道,从最为卡脖子的火箭运力环节切入,投资了火箭发动机企业宇航推进及火箭整箭公司东方空间。

  然而,过去三年,我国的商业航天仍存在中美差距缩小趋势不明显、火箭发射及卫星降本进展缓慢、各家星座组网计划拖延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持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近期团队观察到一些行业积极信号:政策端,2022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在未来5年要鼓励和引导商业航天的发展,这是对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次如此高等级且明确的政策指引;发射端,2022年2月定位商业航天发射主力箭的长征8号实现一箭22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一箭多星的新纪录,更为重要的是这22颗卫星中超过80%是商业卫星;应用方面,定位遥感数据服务的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等上市公司近几年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他低轨物联网、导航增强等应用方向也有商业公司纷纷加入;竞争方面,大洋彼岸的Space X正在进入以周为单位的发射频率,在轨卫星数量超过2000颗,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企业……基于此,我们提出:这些新变化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商业航天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图片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东方空间CEO 姚颂先生。东方空间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资深航天技术团队与成功科技创业者联合创办,通过“引力”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打造一次性使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载人飞行等系列化、多样化的空天运输产品。

  作为前深鉴科技创始人与CEO、前经纬中国风险合伙人、SEE Fund创始合伙人,姚总首先分享了他对科技创业的见解: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是找到下一个五十年发展的核心技术范式,探寻能够解决包括个体健康与幸福、社会组织及人类生存边界等重大问题的技术突破。航天作为人类生存边界扩张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人类福祉,也可带来重大商业价值。中国航天经过多年积累,已实现诸多世界第一,在火箭运载能力、发射成本及研发效率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做出突破并非简单的技术或商业问题。中国商业航天的关键是以市场逻辑和产品化思维来思考行业核心需求,通过核心技术能力、严格的生产管理、高效的组织效率、供应链拓展以及以终为始的战略规划,为国所用,与体制内差异发展,形成对国家队的有益补充。姚总相信,中国的制造业和部分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航天没有理由不可以。

图片

  第二位与大家分享的是耕宇牧星CEO李冠群先生。耕宇牧星定位于提供卫星系统整套解决方案,核心团队来自于航天五院及中科院等国内领先的空间技术及产品研制机构,主营为专属卫星定制,覆盖1.5吨以下通信、导航、遥感全品类整星产品。

  李总从事航天领域工作16年,曾担任科工局、装备发展部、战略支援部队10余项课题/项目组长或副组长,并参与多个型号卫星的工程研制工作。他表示,商业航天自2015年进入启动阶段,面临政策及技术双重风险,技术风险可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应对,政策性风险随着过去几年国家不断出台的鼓励性政策及文件逐渐消解。民营航天企业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成为国家队的有益补充,共同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图片

  接下来出场的分享嘉宾是纳飞科技CEO蔡建先生。纳飞科技孵化于中科院,以颠覆性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世界领先的碘工质电推进系统提供商。

  蔡总是中科大力学博士,拥有20年航天微推进及11年微电子装备经验,他提出,随着星链开启商业星座自主爬轨、离轨新范式,卫星配备电推进趋势明确。相较于氙气、氪气等气体工质电推成本高、体积大的缺点,固态碘工质电推在解决抗腐蚀、微流量控制等技术难题后,将以其大比冲、轻小经济、可靠性高等优势成为微小卫星实施爬轨布局及离轨的最佳选择。蔡总认为商业航天可通过跨行业优势赋能技术革新,为卫星平台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促进其实现商业闭环。

图片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宇航推进副总裁邓智勇先生。宇航推进的核心人员来自体制内液氧甲烷发动机团队,着力打造中国首家全品种商业航天火箭发动机公司,旨在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发动机和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邓总指出大航天时代已经来临,太空资源占有率成为衡量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火箭动力是航天产业的基础,占火箭总成本的40-60%,供应不足、成本高是制约中国航天发展的痛点,大推力、高性能、可重复使用、低成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尚属空白,高性能、低成本的发动机是商业航天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加速器。

图片

  接下来,曾任职于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目前在航天神舟智慧主要负责商业航天应用推广的徐浩博士分享了他对卫星遥感产业的认知与理解,涵盖我国高分系列卫星、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与产业的融合、卫星数据供给及需求的相互促进等话题。他提出,经过过往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方面实现了大量突破,卫星数据价值被持续放大,商业化拓展覆盖国计民生多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徐博士进一步分享了在他眼中更具航天经济价值潜力的新型太空经济产业,包括太空制药、采矿、制造及旅游等子赛道,国家政策将进一步鼓励商业公司参与其中,不断放大航天产业价值。他指出,目前卫星遥感、太空试验等产业市场供不应求,有待体制内与商业航天携手探索。

图片

  嘉宾主旨发言结束后,会议进入讨论环节。我们针对行业发展和投资机会提出了一系列希望和各位嘉宾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下对重点部分进行摘取分享。


从火箭发射、卫星组网及应用、产业链、发射场、政策以及技术创新等角度来看,哪个环节是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各位嘉宾认为短期来看发射场以及运载能力仍然是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嘉宾及在场专家大致估算了未来3年有待发射的卫星数量,按照重量计算,现有火箭运力难以满足,一旦在火箭动力、发射运载方面实现突破,行业会进入快速发展期。长远来看,卫星应用端如何形成良性商业闭环会是决定行业最终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卫星成本、组网进程和应用需求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整体向积极方向发展,例如单颗遥感卫星价值短期内难以体现,然而如组网达到一定数量,在数据时效性上实现突破,整体卫星网络的商业价值会得到指数级提升,超过单颗卫星价值的简单累加。


过往各卫星组网计划大多都有拖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影响因素在接下来是否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除了运载瓶颈外,专家们还提出了其他方面原因。例如,过往几年商业卫星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近期长光卫星的发展验证了卫星组网的价值,目前多个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地方遥感星座组网,遥感数据应用也逐渐下沉到县级市,这一方面会加速推进已规划的星座组网,另一方面也会带动更多地方政府推出新的星座计划,进而促进行业发展


如何看待技术创新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突破?在保证可靠性和大胆尝试颠覆性技术创新上面如何取舍?

  目前来讲,中国商业航天仍然更加注重可靠性,大多情况下更愿意以保成功作为第一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企业会在保障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型技术验证方案,这些验证作为可靠冗余之外的测试,在火箭发射、卫星入轨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同步推进,验证成功便可能成为新型的替代技术或产品,带来产品迭代和成本下降。


如何看待民营商业航天和国家队之间的关系?国家队是否会向民营产业链开放合作及采购机会?动力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各位专家观点稍有分歧,但最终的结论大体一致:商业航天在中国是国家航天的补充,国家队会向民营企业开放产业链机会,但是所需时间周期比较长;具体而言,对于器件级别组件,国家队一般不会在意供应商的性质。专家们提到,最近体制内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改革,对于成本的敏感度有所提升,为民营企业带来一定机会,不过进入这一供应链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来验证产品的成熟性及稳定性,难度较大。


在中美博弈和俄乌战争大背景下,中国商业航天发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近期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航天发展,尤其是俄乌战争涉及到很多航天技术应用,部分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点对中国商业航天乃至整体航天发展都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商业航天所做的事情也可以满足国家级的需求,因此很多商业航天企业有机会在此过程中寻找到更多有价值的需求点,在商业上得到不错的回报。


在美国加速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下,中国如何追赶和应对?Space X的发展是否有参考意义?

  中国商业航天有自己的发展特征,这与社会环境、资本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得不承认,中国商业航天与美国仍存在很大差距,Space X的技术创新理念和方向对中国创业公司有一定参考意义,但100%复制Space X的发展并不现实,中国很难有企业能够像Space X一样做到全产业链同步创新。因此,只有各环节相应的创业公司加速发展,形成整体的高效创新,才有望逐渐缩小差距。


开放式问题:3年后是否有可能中国一年发射300颗商业卫星?

  对于这一问题,在座各位答案高度一致,即年发射300颗卫星确定性很大。简单来看,我国2021年发射的100多颗卫星中大部分是商业卫星,在3年后会到达寿命末期,因此仅替换需求便有接近100颗,加上大多已规划星座也需在3年内完成组网,叠加更多应用刺激需求,年发射数量会达到300颗以上。大家普遍认为,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火箭运力得到突破,5年后中国每年大概率会有3000颗以上卫星发射入轨。

  基于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国家政策、国际环境、技术创新、应用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与会的各位专家及投资人对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充满期待。未来商业航天有机会做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支新的经济增长力量。以此为契机,我们也希望持续挖掘行业快速发展中的投资机会,共同助力中国商业航天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