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数据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产销增速较1-3月分别收窄1.6和0.4个百分点。前4个月产销量为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辆。
2025年4月,汽车出口51.7万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2.6%。1-4月,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
2025年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7万辆和22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4%和10%,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76.5万辆和86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2.4%。
2025年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7万辆和22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4%和10%,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1%。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76.5万辆和86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2.4%。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部分新能源厂商具体零售销量如下: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上市新车速览
1. 银河星耀8,吉利银河旗下一款定位为中大型级别的插电混动轿车,将于5月9日正式上市。外观设计上,它采用与银河E8相似的设计风格,车头采用封闭式面板搭配下格栅,两侧带有类似T字形镀铬装饰件;采用分体式LED头灯设计,日间行车灯造型修长,车身配备隐藏式门把手。内饰配置方面,采用全新座舱布局,提供悬浮式液晶仪表屏、横向大尺寸中控屏、AR-HUD抬头显示系统等,副驾后方位置设置“VIP”座椅,具备131度最大靠背调节角度,还拥有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动力系统提供 EM-i、EM-P两种雷神电混系统,其中,EM-i车型搭载1.5升混动专用发动机,提供CLTC纯电续航60公里、130公里版本;EM-P车型搭载1.5T发动机,提供CLTC纯电续航130公里版本。智能科技上,搭载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此外,还搭载吉利自研的千里浩瀚高阶智驾系,且配备激光雷达,在算力高达116TOPS的双智驾芯片赋能下,可实现高速/高架NOA领航等驾驶辅助功能。
2. 尊界S800,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定位为百万级超豪华车。在外观设计上,尊界S800融合了豪华与科技元素,整体造型修长且富有气势,车身线条流畅;其前脸采用垂直造型的封闭式面板设计,配有纵横星瀚大灯,具备两纵四横设计元素与横向水晶工艺,三颗远近光灯组竖向排列,上下各带有一根LED灯带。车头还设有贯穿式银色饰条,并搭配可发光的尊界品牌标识;车辆前包围由亮面菱形元素构成进气口,整体设计极具科技感与豪华感。内饰方面采用浅色调配色,大量选用天然材质,营造出智尊奢享的座舱空间,搭配星空顶设计,让人仿佛置身浩瀚星空。在驾驶辅助系统上,该车搭载途灵Ⅱ龙行平台,配备L3级智能驾驶,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域控的 “三智” 融合;还按照“六代机”理念和8S设计标准,首发超级巡航、超机动性、超级信息感知、超级隐私、天地网联、人工智能辅助、主动防护系统以及超可靠性八项黑科技,能够实现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碰撞预警等多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传祺向往M8,定位为中大型MPV,是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产品。外观设计上,延续传祺家族设计风格,车头配备大尺寸梯形进气格栅,内部采用“一品麒麟”鳞片镀铬元素,格栅两侧大灯组具“7”字形结构;采用双侧滑门设计。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拥有游云阅川、淡墨千山、褐韵崇山三种内饰主题;车内采用2+2+3式7座布局,第二排为宽体双零重力座椅,由全粒面Nappa真皮包覆,配备16向全电动记忆功能、270度环抱加热、通风、24点机械按摩、石墨烯热疗颈枕、双5英寸扶手控制屏、180度折叠小桌板、电动腿托等。该车搭载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配备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及17.3英寸后排娱乐屏,首次搭载全新 “智慧场景” 功能、手机一键投屏、哨兵增强、乾崑车云等功能。在智能驾驶方面,车顶前部装配192线激光雷达,前翼子板处设有后视摄像头,配备4D高精度毫米波雷达等辅助驾驶硬件,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功能、全向防碰撞系统CAS及机场出发层泊车代驾VPD。动力系统采用2.0T插电式混动系统,匹配宁德时代骁遥增混3C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达248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达1200公里。
(来源:乘联分会 & 安陆勤)
1. 禾赛科技
2025 年 4 月 25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禾赛作为牵头单位及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制的《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车载激光雷达技术标准的空白,更为禾赛主导制定的 ISO 国际标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智能驾驶传感器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 年 4 月 21 日,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与追觅生态链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在禾赛上海麦克斯韦智造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智能庭院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未来一年内,禾赛科技将为可庭科技提供 30 万颗 JT 系列激光雷达,赋能追觅割草机器人,显著提升其性能与用户体验,进一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双方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双方在智能庭院机器人赛道上的战略布局与协同优势。
2025 年 4 月 21 日,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与空间智能企业群核科技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出机器人仿真训练场景生成新方案。通过禾赛激光雷达与群核科技空间理解模型 SpaitalLM、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SpatialVerse 的深度融合,实现毫米级 3D 空间建模与物理属性智能标注,打造机器人高保真空间快速训练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将显著降低机器人行业仿真训练的门槛,加速智能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2. Momenta
日前,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与自动驾驶技术企业Momenta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车队,并率先于上海启动运营,为上海市民提供服务。
该Robotaxi车队将由Momenta提供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技术,享道出行提供Robotaxi运营平台支持。。
Momenta与Uber 联合宣布,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 Uber 平台,覆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首批合作商业化落地将于 2026 年初在欧洲启动,并配备车载安全员。通过 Uber 出行网络与 Momenta 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双方将加速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安心的自动驾驶Robotaxi 服务。
3. 深之蓝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顺德伦桂路项目潭洲隧道工程,全长2.2公里,沉管段长达316米,断面宽40.5米、高10.65米,是国内断面最大、单孔跨径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这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对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4月24日,潭洲隧道首节沉管(E4)管节安装到位,深之蓝作为水下实时监测和保障工作的技术支持方,深度参与了这一关键环节。
4. 光羿科技
在智能调光领域,光羿始终致力于推动电致变色(EC)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是目前全球唯一可量产黑色EC调光产品的科技企业。2024年上市的第一代黑色EC智能调光产品,已在蔚来ET5T、EC6等多款主流车型上使用。而光羿推出的新一代黑色EC智能调光产品作为第一代的升级版本,在颜色的纯正度和调光倍率上都有了非常大的跨越提升。
5. 致瑞科技
5月11日,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和西湖大学工学院成功举办光电显示产业论坛——微显示与AR产业技术论坛。作为第二届国际光电集成技术大会(COINT 2025)的同期活动,论坛汇聚了行业专家与前沿创新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微显示与AR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与未来发展趋势。致瑞科技受邀参会,发表主题演讲《树脂晶圆在AR 智能眼镜中的应用》,并参与圆桌讨论。会上,致瑞科技CEO来恒杰介绍了树脂晶圆概念——一种基于高折光指数的树脂材料,经过化学平整化处理,形成的一种高精度树脂基底。可应用于AR眼镜,在轻量化、安全性、性价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多场景下AR眼镜理想的基底材料。目前,致瑞科技已配合多家波导和终端厂商完成AR镜片的开发,助力OPPO、魅族、鲲游、光粒等客户实现产品发布/量产。
(来源:各公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