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宏观数据及大事件汇总 - 2025.05.19

时间:2025-05-19

本周宏观数据整理


5月9日至5月16日,美元指数下降0.1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0.66%。美国一年期十年期及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现上涨态势。黄金期货价格下跌2.45%。比特币上涨1.46%。以太币大涨16.01%。大宗商品中纽约原油、玉米期货及大豆期货价格均呈现上涨。


信息来源:英为财情、新浪财经等


每周宏观大事件整理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

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鉴于双方近期的讨论,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

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中国4月社融增量1.1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M2-M1剪刀差扩大】

周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4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M2-M1剪刀差为6.5个百分点,较3月的5.4个百分点扩大了1.1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步金融总量数据,据《金融时报》报道,市场普遍认为“有望保持平稳”。“当前外贸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地方债务置换工作持续推进,加上5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业内人士预计有效信贷需求仍受影响。”但专家也普遍认为,5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到积极作用。综合来看,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七部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月14日周三,科技部等7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下称《通知》)。

《通知》表示,要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知》表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推动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产品,完善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发挥信用衍生品的增信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用好用足现有的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作用,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通知》提及,要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其中,选择在部分商业银行和试点城市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信息来源: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