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宏观数据整理
10月11日至10月17日,美元指数下跌0.82%,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0.17%。美国一年期、十年期及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现下跌态势。黄金期货价格上涨9.26%。比特币下跌4.19%。以太币上涨1.77%。大宗商品中纽约原油价格下跌,而大豆期货及玉米期货价格则呈现上涨态势。
信息来源:英为财情等
每周宏观大事件整理
【中国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M2-M1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
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结合前值计算可得,中国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8月社融存量为3.42万亿元。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9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21万亿元。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月末的M2-M1剪刀差是1.2个百分点,较上月大幅收窄。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超预期!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7.4% 工业机器人和风电出口增长强劲】
10月13日周一,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超预期。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预期+6.6%,前值+4.4%。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7.4%,预期+1.8%,前值+1.3%。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创六个月高点、进口同比增速为17个月最高。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外贸领域展现出韧性,中美关税不确定性可能会支撑10月份继续“抢出口”。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我国制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断走俏国际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风电出海跑出了“加速度”,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了23.9%。此外,我国出口的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加入了当代的潮流元素,“老手艺”焕发了新活力,在海外广受欢迎。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海关总署、华尔街见闻